技术博客

RefineX新框架:突破LLM模型能力上限的数据精炼革新

近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与阿里巴巴的Qwen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名为RefineX的新框架。该框架通过程序化编辑任务,实现了大规模且精确的预训练数据精炼,有效突破了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能力上限。实验结果显示,RefineX的应用使得从头开始预训练的模型在下游任务中的平均性能提升了7.2%。这一技术为语言模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进一步提升模型表现奠定了基础。

RefineX预训练数据精炼语言模型性能提升
2025-07-22
如何确保11.23亿中国网民在数字时代公平受益?——数字普惠视角下的挑战与对策

随着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1.23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80%,数字时代的红利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如何让所有网民公平地享受这些红利,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年龄和教育背景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显著。实现数字普惠,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还需在政策引导、教育普及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力,以保障网民权益,提升网络公平性,让更多人共享互联网发展的成果。

数字普惠网络公平互联网红利数字鸿沟网民权益
2025-07-22
商业航天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近日,国家航天局明确指出,商业航天项目的快速发展对质量管理与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国家航天局强调,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才能有效应对商业航天领域日益复杂的挑战,确保技术成果安全可靠,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商业航天质量管理监督工作项目顺利健康发展
2025-07-22
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崛起之路与井喷式增长背后

新华社报道指出,科创板的“硬科技”企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的持续推进,这些聚焦于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科创板中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核心领域的公司数量和市值均实现显著增长,吸引了大量资本关注。硬科技企业的崛起不仅体现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创板硬科技井喷式增长发展
2025-07-22
智能手机网络:打造全新地震监测体系

近日,一项新研究指出,利用众多智能手机可以构建一个高效的地震监测网络。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内置的传感器具备检测地震波的能力,为地震预警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通过将数百万部智能手机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个覆盖广泛、反应迅速的地震监测网络,从而提升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一科技应用不仅降低了传统地震监测设备的成本,还能在地震发生时为公众提供更早的预警信息,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智能手机地震监测网络构建研究指出科技应用
2025-07-22
客户服务中的AI幻觉:挑战与对策

在客户服务领域,AI幻觉是指AI系统生成看似合理但与事实不符甚至完全虚构的回答。这种现象在实时客服对话中可能误导客户、损害品牌信誉、降低客户信任度,并增加客服团队的工作负担。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防范AI幻觉,确保信息准确性和服务质量,已成为客户体验负责人关注的重点。通过优化AI训练数据、加强内容审核机制以及结合人工监督,可以有效减少AI幻觉带来的风险,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AI幻觉客户服务信息准确品牌信誉客户信任
2025-07-22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2024年市值展望与增长分析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市值预计将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资本市场的持续投入。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如医疗、金融、制造和交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产业的快速扩张。同时,随着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未来有望在全球科技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人工智能产业增长市值预测2024年7000亿元
2025-07-22
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监管现状与未来展望

近日,关于“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的信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或应用的备案,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备案信息的公开,不仅有助于提升生成式AI的透明度,也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如何在创新与监管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关键议题。此次备案的公布,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成式AI备案信息人工智能模型监管AI应用
2025-07-22
深入解析Async函数的返回值:揭秘背后的机制

在日常编程实践中,`async`函数与`await`关键字的结合使用极大地简化了异步操作的处理。然而,许多开发者对`async`函数的返回值机制缺乏深入理解。本文旨在探讨`async`函数的返回值本质,揭示其背后的工作原理,从而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使用如`fetch`等异步函数,提升代码质量与执行效率。

async函数返回值await编程实践fetch函数
2025-07-22
探索HTML5地理位置服务的奥秘:从坐标到地址的转换

本文旨在指导读者如何利用 HTML5 技术在网页中直接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具体的地址描述。通过 HTML5 提供的 Geolocation API,开发者可以在无需用户安装任何额外插件的情况下,轻松访问用户的经纬度坐标。文章将详细阐述实现这一功能的简单代码步骤,包括如何获取用户的经度和纬度,以及如何结合第三方地图服务(如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将这些坐标转换为用户可读的具体地址信息。

HTML5地理位置经纬度地址转换代码步骤
2025-07-22
MEM1框架:引领长时序任务智能体技术革新

MEM1框架是一种专为长时序任务设计的智能体开发工具,通过结合记忆和推理机制,有效解决了传统智能体在处理长时序任务时面临的内存限制和推理效率问题。该框架能够在保持内存使用恒定的同时,显著提高性能和效率,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MEM1框架长时序任务记忆机制推理效率内存限制
2025-07-22
SpringBoot与Apache Arrow Flight的融合:电商微服务架构的数据交换优化之路

本文探讨了SpringBoot与Apache Arrow Flight的整合应用,旨在优化电商系统中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交换效率。在电商系统的订单服务、库存服务和支付服务等微服务间,数据交换频繁且量大。传统RESTful API由于多次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可能导致性能瓶颈。通过引入Apache Arrow Flight,可以有效提升服务间通信效率,减少延迟,降低资源消耗。

SpringBootArrow Flight电商系统数据交换微服务
2025-07-22
SpringBoot中异步流式数据推送的深度应用与实践

在现代Web开发中,SpringBoot 结合 `ResponseBodyEmitter` 实现异步流式数据推送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高效处理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允许服务器将数据分批次推送给客户端,避免一次性传输大量数据带来的性能瓶颈,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模拟“逐步挤出牙膏”的方式,`ResponseBodyEmitter` 在处理大数据集、实时通知或长轮询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灵活性和性能优势。

SpringBoot异步推送流式数据ResponseBodyEmitter分批传输
2025-07-22
人工智能术语解码:AIGC、RAG与更多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催生了诸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RAG(检索增强生成)、Agent(智能代理)、Function Call(函数调用)等新兴术语,令许多用户感到困惑。这些技术虽然各具特色,但在实际应用中又相互关联。AIGC主要用于内容创作,如生成文本、图像和视频;RAG则通过检索外部信息提升生成质量;Agent具备自主决策能力,可执行复杂任务;Function Call为AI模型调用外部工具提供了接口。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与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AIGCRAGAgentFunction Call
2025-07-22
Dify 1.6.0:原生支持MCP协议的双向集成之路

Dify 1.6.0版本的核心特性在于其原生支持MCP协议,实现了与MCP的双向集成。这一更新使用户无需额外安装插件,如MCP SSE或StreamableHTTP,即可直接通过Dify调用外部MCP服务,显著提升了使用便捷性。同时,Dify还能够将自身的AI应用作为MCP服务发布,供其他客户端调用,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范围。这种双向集成能力不仅提高了系统集成的效率,还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

Dify 1.6.0MCP协议双向集成AI应用系统稳定性
2025-07-22
人工智能技术在业务应用安全领域的革新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国内业务应用安全(BAS)领域中人工智能(AI)技术如何实现智能化安全验证的攻防新范式。AI技术与BAS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网络安全防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种融合不仅提高了攻击模拟的智能化和真实性,而且在安全运营、风险评估和策略优化等方面实现了自动化和效率的显著提升。

AI安全验证智能攻防BAS应用自动化防御风险评估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