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数学家陶哲轩在五一假期中,借助ChatGPT仅用4小时便独立完成了一个开源项目。这一案例不仅展现了陶哲轩极高的工作效率,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潜力。文章分析了顶级科学家如何高效利用假期时间,并探讨了AI工具对创新工作的推动作用。
数学家陶哲轩在AI工具ChatGPT的辅助下,仅用4小时便独立完成了一个开源项目的开发。他通过频繁调用大型AI模型的功能,成功构建出一个概念验证工具。这一过程展示了AI技术在提升开发效率和创新潜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也为未来人机协作提供了新的范例。
据报道,OpenAI开发的o3模型在智商测试中得分高达157,这一成绩超越了99%的人类。此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有观点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智商接近著名数学家陶哲轩(智商225-230)水平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这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潜力,也引发了关于人类与机器智能关系的深入思考。
在最近的一次对话中,著名数学家陶哲轩与OpenAI高管探讨了人类与AI在数据稀疏情况下的推理和决策能力。陶哲轩指出,尽管AI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人类在数据稀缺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有效的推理和决策,这是当前AI技术所不擅长的。OpenAI高管则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AI有望克服这一局限,证明陶哲轩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据著名数学家陶哲轩介绍,近期有参赛团队利用QwQ-32B这一特定开源大模型,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了18/20的优异成绩。相较于以往的开源模型,QwQ-32B在解决数学竞赛问题上展现出更出色的性能,为人工智能在数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数学界近日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著名数学家陶哲轩发表了一篇新论文,重新审视了Erdős问题,并证明了一个存在44年的数学猜想是错误的。这一反直觉的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数学家Kenneth Stolarsky提出了与主流猜想相反的Stolarsky猜想,进一步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
2024年9月25日,著名数学家陶哲轩启动了名为“等式理论计划”的项目,旨在深入研究基于蕴含关系排序的原群(magma)等式理论空间。该项目展示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紧密合作,仅用57天便完成了超过2200万个数学关系的证明,标志着“等式理论计划”的巨大成功。
一项新的数学基准测试由60多位顶尖数学家联合提出,其中包括著名数学家陶哲轩。该测试对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提出了严峻挑战,结果显示这些模型在解题上的正确率普遍低于2%。尽管此前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出色的o1模型,在这次测试中也未能取得好成绩,其解题率仅为83%。这一基准测试得到了数学界知名人士卡帕西的强烈推荐。
著名数学家陶哲轩与60多位数学家合作,共同提出了一套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形成名为FrontierMath的数学基准测试。这一测试对当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率仅为2%。OpenAI的研究科学家Noam Brown对此表示兴奋,认为这标志着AI领域尚未被探索的新领域,如同一片未被踏足的雪地。FrontierMath的成功突破可能成为AI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