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博客

智谱视觉Token研究的竞争局面:Glyph与DeepSeek-OCR的较量

在视觉Token研究领域,智谱的进展略显波折。其最新发布的视觉Token方案Glyph,恰与DeepSeek项目在技术路径上出现意外重叠。值得注意的是,在DeepSeek发布OCR相关成果不到24小时内,智谱便迅速公开了Glyph方案,显示出双方在该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尽管智谱力图通过快速响应占据一席之地,但时间上的微妙差距使其在舆论和先发优势上处于下风。这一事件折射出生成式AI赛道中,技术迭代速度与发布节奏的双重压力,也凸显了视觉理解技术正成为大模型竞争的关键战场。

智谱DeepSeek视觉TokenGlyphOCR
2025-10-23
自演化智能体:奖励机制背后的隐忧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奖励机制在自演化智能体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问题,首次揭示了当大型语言模型(LLM)智能体具备自我进化能力后所面临的潜在挑战与陷阱。研究表明,不恰当的奖励设计可能导致智能体行为偏离预期目标,甚至引发不可控的演化路径。随着智能体获得持续优化自身结构与策略的能力,其进化过程可能放大初始机制中的微小缺陷,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与可解释性。因此,在推动自演化智能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奖励机制的设计原则,以确保其长期安全与有效。

奖励机制自演化智能体进化能力语言模型
2025-10-23
大型语言模型的组合式创新设计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员包括Wenqian Zhang, Weiyang Liu, Zhen Liu)近期推出一项关于大模型创造性能力的前沿研究——《Agentic Design of Compositional Machines》。该研究探索了大型语言模型如何通过组合式思维,将不同功能组件进行智能整合,以解决复杂任务。例如,在被要求投掷石头时,模型不仅能理解任务需求,还能自主设计并构建投石机的结构方案。这项工作揭示了大模型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潜力,推动了人工智能向更具自主性和工程化能力的方向发展。

投石机组合式大模型创造性组件
2025-10-23
KTransformers:引领异构推理新范式的创新框架

KTransformers被计算机系统领域顶级会议收录,标志着其在异构推理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该框架由趋境科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致力于构建高效、灵活的异构推理新范式。通过深度优化GPU、CPU及内存等多类硬件资源的协同利用,KTransformers显著提升了大型模型的运行效率,降低算力门槛,支持多样化的硬件配置。目前,该框架已与多个主流AI框架展开合作,推动大模型在边缘设备与通用计算平台上的高效部署,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KTransformers异构推理趋境科技清华合作高效运行
2025-10-23
清华大学朱军团队与NVIDIA合作研发:扩散模型蒸馏技术引领视频生成革命

清华大学朱军教授团队联合NVIDIA Deep Imagination研究组,提出一种创新的大规模扩散模型蒸馏技术,显著提升了视频生成效率。该方法通过模型蒸馏优化推理过程,实现高达50倍的生成速度提升,仅需四个步骤即可完成高质量视频生成,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常见的穿模现象。这一突破为扩散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部署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案,推动了视频生成技术的发展。

扩散模型视频生成模型蒸馏朱军团队NVIDIA
2025-10-23
哈佛创新算法:采样提升模型推理能力的新途径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最新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采样算法,该方法通过简单的采样过程显著提升基础模型的推理能力,且无需依赖强化学习。研究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不进行额外训练的情况下,使基础模型的性能接近甚至媲美经过后训练优化的GRPO模型。这一突破为降低大模型优化成本、提升推理效率提供了全新路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哈佛算法采样模型推理
2025-10-23
R-HORIZON:开启长程推理领域新篇章

复旦大学与美团LongCat团队联合推出R-HORIZON,标志着长程推理领域的重要进展。该方法与基准系统性地评估并提升长链推理模型(LRMs)的性能,为复杂推理任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R-HORIZON不仅优化了模型在多步骤逻辑推导中的表现,还建立了标准化测试体系,推动LRMs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落地。

R-HORIZON长程推理LRMs复旦大学美团
2025-10-23
Dexbotic:开源项目引领视觉-语言联合学习新篇章

Dexbotic 是一个基于 PyTorch 框架的开源项目,致力于为视觉-语言联合学习(VLA)算法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该项目整合多种主流 VLA 算法,支持用户通过一次环境配置,即可调用预训练模型在多种仿真环境中高效复现实验结果。Dexbotic 有效简化了具身智能领域中复杂的环境搭建与算法实现流程,降低了研究门槛,提升了科研效率,为学术界与工业界提供了一个便捷、可扩展的一站式代码库。

Dexbotic开源项目PyTorch视觉语言具身智能
2025-10-23
探索多模态推理新境界:蚂蚁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联手开源HumanSense项目

蚂蚁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推出开源项目HumanSense,致力于探索多模态推理的边界,推动全模态交互技术的发展。该项目包含两大核心组件:HumanSense Benchmark,作为首个面向全模态理解与交互的评估基准,涵盖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模态;以及HumanSense OmniReasoning,一种支持视听融合思考的全模态推理模型,具备跨模态语义理解与协同推理能力。通过开源方式,项目旨在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在多模态人工智能领域的协作创新,为构建具备类人感知与交互能力的智能伙伴提供技术基础。

多模态全模态推理模型开源项目交互伙伴
2025-10-23
探秘Q-Insight:火山引擎多媒体实验室的创新画质理解模型

火山引擎多媒体实验室开发的画质理解大模型Q-Insight被选为NeurIPS 2025焦点项目。该模型由北京大学与火山引擎多媒体实验室联合研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模态图像画质理解方案。Q-Insight创新性地采用“群组相对策略优化”(GRPO)算法,不直接模仿人眼评分,而是将其作为引导信号,减少对大量文本监督标注的依赖,充分挖掘大模型自身的推理能力,深入解析图像质量的内在因素,推动画质评估技术迈向新阶段。

画质理解Q-Insight强化学习多模态GRPO
2025-10-23
阿里云革新性技术突破:GPU用量削减82%解析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云CEO吴泳铭公布了公司在GPU资源利用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通过自研的Aegaeon计算池化方案,成功实现GPU用量削减82%。这一成果标志着阿里云在云计算资源调度与效率优化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Aegaeon方案通过将GPU资源从物理绑定中解耦,实现了算力的弹性分配与高效共享,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并降低了运营成本。该技术不仅增强了阿里云在AI训练与推理场景下的服务能力,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计算新范式。

阿里云GPU技术突破计算池化云栖大会
2025-10-23
CamCloneMaster:引领视频生成新潮流

在SIGGRAPH Asia 2025会议上,香港中文大学与快手可灵团队联合推出了一项突破性视频生成技术——CamCloneMaster。该框架实现了电影级别的运镜效果生成,并支持用户一键克隆专业级摄像运动轨迹,显著降低了高质量视频创作的技术门槛。通过深度学习与三维场景建模的融合,CamCloneMaster能够精准复现复杂镜头语言,如推拉、摇移、跟拍等,广泛适用于短视频创作、影视预演及虚拟制作领域。此项技术标志着智能视频生成在运镜控制精度与艺术表现力上的重大进步,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高效、直观的工具支持。

CamCloneMaster运镜克隆视频生成电影级快手可灵
2025-10-23
OpenAI的秘密武器Mercury:财务AI的革新之路

近日,OpenAI一项名为“Mercury”的秘密项目被曝光,该项目正大规模招募前投资银行家,人数高达一百人,旨在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处理复杂的财务模型。此举被视为OpenAI应对高昂算力成本、加速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布局。通过开发“财务AI”,OpenAI希望替代初级银行家在金融领域中执行的重复性任务,提升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业界分析认为,这一战略不仅凸显了AI在专业服务领域的渗透加速,也反映出OpenAI在实现盈利路径上的迫切需求与明确方向。

OpenAIMercury财务AI银行家商业化
2025-10-23
大模型时代:RAG与微调的选择策略探讨

在大模型时代,选择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与微调(Fine-tuning)并非非此即彼的决策,而应基于具体任务需求进行权衡。如同医生针对不同病症开具不同处方,面对知识密集型任务时,RAG通过引入外部知识库增强生成准确性;而在特定领域适应或风格定制场景中,微调则能更深层次地调整模型行为。二者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问题场景,合理选择方案才能最大化大模型的应用价值。

大模型RAG微调选择方案
2025-10-23
揭秘Claude Skills:炒作下的伪创新真相

近期关于“Claude Skills”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然而深入分析后发现,其所谓创新性被严重高估。文章指出,“按需加载”功能并非技术突破,早在多个系统架构中已有广泛应用。尽管Anthropic公司对Claude的能力进行了包装和推广,但实际机制并未脱离现有AI模型的运行逻辑。这种炒作不仅误导公众认知,也模糊了真正技术创新的边界。在缺乏实质性进步的前提下,将已有功能重新命名并冠以“技能”之名,难以支撑其作为革命性进展的宣称。

Claude炒作创新按需加载
2025-10-23
高并发系统稳定性之道:简洁性的力量

在高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简洁性往往是保障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面对复杂的异步任务协调问题,传统的JDK并发框架虽功能强大,但在特定场景下可能显得冗余和复杂。为此,'LatchUtils'工具类应运而生——它并非旨在取代JDK的并发机制,而是通过封装常用模式,提供更直观、简洁的API来控制异步任务的执行时序与同步点。该工具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开发人员的认知负担,提升了代码可维护性。实践表明,在高并发环境下,'LatchUtils'有助于减少线程竞争导致的异常,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为复杂异步逻辑提供了一种轻量级解决方案。

高并发简洁性稳定性LatchUtils异步任务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