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博客

一窥未来:10元即可训练GPT模型,GPU算力难题不再

近期,随着国内开源项目miniMind的推出,公众不再需要为高昂的GPU算力成本而担忧。该项目实现了仅需10元即可完成一个GPT模型的训练,极大降低了人工智能模型开发的门槛。这一突破性进展源于对计算资源的高效优化与本地化训练框架的创新设计。miniMind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轻量化大模型训练方案,正逐步在开发者社区中获得广泛关注。此前,类似技术仅见于国外卡神开发的nanochat项目,如今国内已实现同等技术水平的开源共享,推动更多个体和小型团队参与AI内容创作与模型研发。

GPU算力10元训练GPT模型开源项目miniMind
2025-11-19
何恺明新研究:JIT如何引领图像去噪技术革新

何恺明的最新研究工作表明,Just Image Transformers(JIT)能够使去噪模型回归到基础的图像处理技术。该研究强调了图像生成与去噪扩散模型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高质量图像生成通常依赖于扩散模型实现的核心机制。通过引入JIT框架,研究展示了纯Transformer架构在图像去噪任务中的卓越性能,同时为图像生成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成果不仅深化了对扩散模型内在原理的理解,也为未来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何恺明图像去噪扩散模型图像生成JIT
2025-11-19
国产翻译工具破解中文文献翻译难题

在中文文献、报告与合同翻译领域长期存在的准确性与语境适配难题,正随着国产翻译工具的技术突破迎来转机。近期一项针对三款主流翻译工具的横向评测显示,某国产翻译系统在专业术语处理、句式逻辑还原及文化语境理解方面表现异常稳定,综合准确率高达92.7%,显著优于其余两款国际主流工具。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专业级语言服务技术领域实现重要进展。与此同时,尽管技术进步缓解了语言障碍,科研人员仍普遍反映开组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成为学术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心理挑战。

翻译工具中文文献横向评测国产突破组会压力
2025-11-19
腾讯云大数据技术实践深度解析:创新与升级

《2025腾讯云大数据年度精选技术实践指南(上)》系统梳理了腾讯云在大数据领域的核心技术实践,涵盖最佳实践、能力升级与融合创新三大维度。报告重点介绍了弹性MapReduce(EMR)技术,展现其按需伸缩、高效稳定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深入解析TBDS套件、数据湖计算DLC、WeData平台等在提升企业数据治理与开发效率方面的应用;并展示了TCHouse数据仓库、腾讯云ES、流计算Oceanus及RayData可视交互系统等融合创新成果,体现腾讯云在大数据全链路服务上的技术领先性与生态整合力。

EMR弹性TBDS套件数据湖TCHouse流计算
2025-11-19
ConsistEdit技术:视觉编辑的新纪元

ConsistEdi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视觉编辑范式,能够在无需额外训练的前提下适配预训练的视觉生成模型,实现高精度与高一致性的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操控注意力机制,如Prompt-to-Prompt和MasaCtrl等方法,支持文本引导的编辑操作,展现出卓越的灵活性与效率,已成为视觉生成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当前方法在处理复杂场景时仍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对细粒度语义结构的保持能力不足,二是在多区域协同编辑中存在一致性下降的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视觉编辑无需训练高精度注意力文本引导
2025-11-19
上下文元学习技术在跨个体脑活动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元学习的跨个体脑活动预测框架,旨在解决高级视觉皮层中个体间功能差异对脑编码模型构建带来的挑战。传统方法需为每位参与者收集数千张图像对应的神经响应数据以进行模型微调,成本高昂且限制了实际应用。本研究通过引入无需微调的元学习机制,利用少量上下文样本捕捉个体特异性表征模式,在不依赖目标个体额外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实现高效跨个体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个公开fMRI数据集上显著优于现有基准模型,为大规模、可扩展的脑编码模型提供了可行路径。

元学习脑编码跨个体视觉皮层无微调
2025-11-19
蚂蚁集团与南洋理工携手:微调安全框架引领AI安全新篇章

蚂蚁集团与南洋理工大学近日联合发布了一种创新的微调安全框架,首次实现无需重新训练即可快速恢复模型安全性的技术突破。该框架采用即插即用设计,能够在不影响模型原有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高效平衡。此项技术为大规模语言模型在动态环境中的安全部署提供了可扩展、低延迟的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蚂蚁集团南洋理工安全框架微调技术即插即用
2025-11-19
通义实验室智能体自进化系统:开启AI自我超越新篇章

周靖人署名文章介绍了通义实验室最新开源的智能体自进化系统,该系统赋予模型自我反思能力,显著提升其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即使在14B参数规模下,该智能体仍可实现“越级挑战”,展现出超越自身规模的推理与决策能力。阿里通过此次开源,进一步推动了智能体技术的开放与创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自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该成果标志着通义实验室在智能体自主学习与持续优化方向上的关键突破。

通义实验室智能体自进化自我反思开源
2025-11-19
AI技术新篇章:大型语言模型的工具调用能力解析

在过去两年中,大型语言模型(LLM)与外部工具的结合成为推动AI从理解向执行跃迁的关键技术路径。尤其在API调用、多轮对话任务规划、知识检索与代码执行等场景中,模型需依赖高质量、针对性强的函数调用训练数据以实现精准操作。上海交通大学与小红书联合研发的LoopTool,通过构建数据进化机制,在工具调用任务中显著提升了模型性能,达到开源领域的最新最佳水平(SOTA),为大模型的AI执行能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大模型工具调用AI执行函数训练数据进化
2025-11-19
Crossplane正式毕业:CNCF助力云原生基础设施发展新篇章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近日正式宣布Crossplane项目毕业,标志着该项目在成熟度、稳定性和社区影响力方面达到新的里程碑。作为首个将Kubernetes扩展为统一控制平面以管理跨云基础设施的开源项目,Crossplane现已被验证适用于生产环境,尤其受到企业级内部平台构建者的青睐。此次毕业意味着Crossplane已从实验性工具演进为业界认可的核心云原生组件,能够通过声明式API实现对云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多云环境下的运维效率与一致性。

CrossplaneCNCF云原生K8s控制平面
2025-11-19
Gemini 3:突破性的多模态技术引领未来

Gemini 3项目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该项目通过优化预训练与后训练阶段的技术架构,显著提升了整体表现。实际测试表明,Gemini 3不仅大幅降低了多模态开发的技术门槛,还实现了快速响应,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北京时间0点,Gemini 3正式全球发布,并迅速在LMArena总榜登顶,超越此前由Grok 4.1保持的各项评测记录,展现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Gemini3性能强多模态快响应全球发
2025-11-19
Agent技术在云计算领域的革新与应用

在云计算领域,Agent技术正推动基础设施从传统任务执行模式向智能化转型。无问芯穹的夏立雪在专访中指出,现代基础设施不再仅是机械化的流水线,而需具备智能性,以保障Agent在复杂环境中的执行质量与效率。通过集成感知、决策与反馈机制,智能基础设施能够动态优化资源调度,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与稳定性。这一变革标志着云计算进入以自主协同和高效运作为特征的新阶段,为未来大规模分布式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云计算Agent智能性基础设施执行效率
2025-11-19
京东零售如何利用AIGC技术革新虚拟试穿体验

京东零售视觉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部门负责人李岩博士将出席在北京举办的AICon会议,分享京东在电商领域应用AIGC技术的前沿实践。他将重点探讨虚拟试穿技术的发展路径与技术突破,展示京东如何通过AIGC提升用户购物体验与转化效率。据透露,京东已实现基于3D建模与生成式AI的虚拟试穿系统,覆盖服饰、配饰等多个品类,试穿准确率达92%以上,显著降低退货率。李岩博士还将解析京东在模型训练、数据优化与实时渲染方面的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可复用的技术范本。

虚拟试穿AIGC技术京东零售AICon会议李岩博士
2025-11-19
MongoDB在游戏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探究

在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已达2780亿美元的背景下,高效、灵活的数据基础设施成为支撑游戏开发与运营的关键。MongoDB作为领先的NoSQL数据库,凭借其高扩展性、灵活的数据模型和低延迟读写能力,在游戏数据管理中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从玩家行为记录到实时排行榜,MongoDB有效应对高并发与海量数据挑战。11月25日19点,腾讯云NoSQL技术系列直播将深入解析MongoDB在游戏场景中的核心技术应用与实践案例,助力开发者构建高性能游戏后端系统。

MongoDB游戏数据技术优势腾讯云NoSQL
2025-11-19
谷歌云分布式系统弹性构建:混沌工程框架与实践手册解析

谷歌云平台近期推出了一套专为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混沌工程框架与实践手册,由其专家服务团队精心研发。该手册强调,通过有控制地引入故障进行测试,是提升系统弹性的关键手段。依托开源方案,该指南为用户在谷歌云平台上实施故障测试提供了系统性方法与实用操作建议,助力企业构建更具韧性的架构体系。

混沌工程谷歌云分布式故障测试系统弹性
2025-11-19
本地AI革新之路:开源项目LocalAI的深度解读

LocalAI 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开源人工智能项目,拥有高达 33,000 颗 GitHub 星标,致力于将大型人工智能模型部署于本地服务器。该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 AI 技术的私有部署,使用户能够在无需依赖云端服务的情况下运行大模型,从而提升数据安全与系统可控性。通过将 AI 能力集成至本地环境,LocalAI 正在推动人工智能从集中式远程服务向个人化、可管理的本地工具转变,其理念类似于日常使用的浏览器或编辑器,完全由用户自主掌控,为开发者、企业和创作者提供了更加灵活与安全的 AI 应用方案。

本地AI开源项目大模型私有部署可控性
2025-11-19